icon/64x64/fisheriesCreated with Sketch. 海洋

中国海洋管理新框架开始发力

通过2018年的大部制改革,中国尝试将海洋环境和陆上环境进行统筹管理。在这一思路下,新的政策和管理框架应运而生。
中文

继大连、浙江等省市相继公布其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之后,由生态环境部主导编制的《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也在近期完成初稿,下一步将征求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预计在年内发布。

这是中国第一份以提升海洋环境质量为目标的五年专项规划。2018年大部制改革之后,生态环境部接过了原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能,成立专门的海洋生态环境司。由于在原环保部的基础上纳入了包括国家海洋局在内其他六部门环保相关职能,生态部自此打通了海洋和陆地的管理通道,并在陆海统筹思路下,将全国的水域协同治理——除了以“美丽海湾”为抓手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重点流域及各省市也将以美丽河湖为抓手制定自己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从河湖到海洋,水域环境质量将按照湿地保有率、优良水质比例等指标来监管和修复。

同样的陆海统筹思路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体现。在新的治理框架下,自然资源部吸纳了对外的极地深海战略,及对内的海洋生态资源管理为主的职能。重要的生态保护红线由自然资源部负责划定,并将海洋生态红线与原陆地生态红线合并,成为限定区域生态功能的空间规划线。与之对应的海洋生态、海域岸线修复,海洋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规划等,都将由这里组织实施。

同时整合的,还有原来由于分要素多部门管理在空间重叠的各类保护区。当前自然保护地管理全部纳入自然资源部下属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作为其中第一优先级的保护区,也在林草局下管理,主要保护三江源、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等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的最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目前,中国正在按照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的三级”保护地体系“,进行分类整合调整。例如山东长岛海洋国家公园的建设,即淡化海陆,将原来相邻、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整合,纳入应保护但没有保护的区域,将不再有保护价值的区域调出,所有最终纳入的范围,都将按照国家公园的级别进行保护。

与保护地整合相对应的,是国土空间的一体化管理。自然资源部,是在原国土资源部基础上成立。与保护地曾面临多头管理类似,此前国土空间也面临多头规划、多部门管理且相互掣肘的情况。在山水林草等所有资源要素管理整合到自然资源部之后,国土空间用途得以完成“顶层”设计,实现地块用途唯一;并通过海陆的生态空间预留,划定生态安全格局。在5月初,位于中国大陆南部的海南省,率先发布了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并在海岛周围划分中海洋开发利用空间和海洋生态空间,保护开发界限一目了然。

在陆海统筹和整合的趋势下,变化相对较小的领域是农业农村部对渔业渔政的管理。包括远洋渔业在内的渔业渔政管理,和珍稀水生物种保护,仍属于渔业渔政管理局(简称渔政局)。此外,渔政局还管理着中国唯一没有完全纳入林草局的“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未整合进保护地体系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将继续由渔政局管理。

同样,对于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监管也延续了陆与水的分界。继今年1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首次调整之后,渔业渔政局需要保护管理的海洋野生动物从39种上升到104种,其中斑海豹、石首鱼、中华白海豚等28种为一级保护。为了实现水生野生动物的动态监管、信息共享等,以打击非法捕捞贩卖,农村部建立了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信息管理系统,并试点将海洋馆蓄养的水生野生动物信息纳入系统。

大部制改革对管理职能的调整,强化了职能板块的划分,让海洋管理路径更清晰,部门间的合作方式更明确。当然,伴随原来由多部门管理的要素归入到一个大部门,其内部的协调要求也在增加。例如原来分属两部管理的河湖和海洋水质,要进行一体化管理,就需要充分协调河海污染治理。这是中国海洋管理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

[chinadialogue_image]

[/chinadialogue_image]

图:Harry Zhang/中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