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塑料之河:追踪湄南河的垃圾

发源于泰国中部、流经曼谷并归于大海的湄南河是泰国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如今这条河正被塑料淹没。
  • en
  • 中文

湄南河(Chao Phraya River)发源于泰国北部的山涧。它一路向南,蜿蜒上千公里, 穿过曼谷,最终汇入泰国湾(Gulf of Thailand)。而与河水一同流入大海的还有它携带的大量塑料垃圾——每年大约4000吨。一路上,塑料垃圾堵塞了河道,给沿河社区和水道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了解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正在经历什么,作者从湄南河的发源地出发,一路到了它的入海处。

湄南河的发源地

rows of agricultural fields on the bank of winding river
湄南河上游地区相对更富裕乡村特色,两岸都是村庄和稻田。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catfish peeking out of shallow murky water
这条河里生活着190种本地鱼类,包括几种鲶鱼。标志性的湄南河巨型鲶鱼目前被认为在这里已经绝迹,目前只有湄公河中还有存活。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plastic waste among low plants near river bank
即使在上游,湄南河的塑料问题也显而易见。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水瓶、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湄南河由上游的宾河(Ping)和难河(Nan)在泰国中部的那空沙旺(Nakhon Sawan)汇合后形成。虽然到这里湄南河河水已经走了全国一半的长度,但仍相对干净,两岸都是村庄和农场。

每年5月到10月,湄南河都会发生洪泛。洪水带来大量的水和养分,因此周围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水稻。2012年,湄南河流域约45%的土地都用于种植水稻,果园也很常见。

但即使在这些上游的农村地区,也能看到塑料的身影。农场本身就是一个间接的来源——塑料广泛用于泰国各地的农业生产活动中。

rows of seedlings planted in sacks under a closed greenhouse
在猜那府(Chai Nat)的里奇(Riche)有机农场,塑料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蔬菜都长在塑料袋中。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mango enclosed in plastic bag growing on tree
附近的芒果园都用塑料袋套果防虫。芒果采收后,这些袋子通常会被扔掉。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old plastic containers near paddy field
丢在稻田旁的旧塑料容器,里面可能曾经装过杀虫剂。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洪水把塑料带到古都

湄南河的洪水在给两岸农作物带来水和养分的同时,也把塑料带进了河流。

大城府位于那空沙旺以南,1767年以前一直是泰国的国都。这座古城地处其他两条河流与湄南河的交汇处,湄南河穿城而过,城内河道纵横交错。这里的传统生活方式与水息息相关。考虑到季节性洪水,河道沿岸的房屋都是高脚屋的样式,以便适应上涨的水位。但气候变化及其他一系列因素正在加剧降雨,严重的洪水正成为该市面临的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23岁的拉提玛蓬·帕蓬(Ratimaporn Pakorn)是大城府的一名船运司机。她家在2021年的一场强降雨后被洪水淹没。“这一片几乎每年都有洪水,但强度不一样。去年水一直到我小腿,”她回忆道。

woman at wheel of boat on water
拉提玛蓬·帕蓬驾驶自家的船行驶在湄南河大城府河段上。在她后方有一艘拖船,正拉着一艘装满沙子的驳船。湄南河沿岸很多地方都在开采沙子,这可能会降低水域吸收洪水的能力。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old tyres in front of house at edge of river
为了应对定期来袭的洪水,大城府河道沿岸的许多房屋都是高脚屋。这家似乎在用旧轮胎来更好地抵御洪水。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plastic caught in fallen branched hanging over murky water
去年,城市周围农田里的农用塑料和城市里的塑料袋、瓶子等垃圾都被洪水卷起。洪水退去后,一些塑料就挂在了高高的树枝上。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大城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许多人会乘船游览当地著名的寺庙。拉提玛蓬就依靠这些游客谋生。

“太脏了,”拉提玛蓬指着漂在河里的塑料说。这些塑料经常缠住她的螺旋桨。她担心这个景象会影响游客对这座城市的看法。

person in small boat on river
对大城府的旅游从业者来说,这座城市许多河流的污染是一种病。“游客真的会看到河边的塑料碎片,对他们来说很脏,”船运司机拉提玛蓬说。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plastic sandbags embedded in mud at river's edge
湄南河沿岸遗留着去年洪泛期间用的塑料沙袋。这种沙袋会在各种因素的风化作用下分解成微塑料,对水生生物构成威胁。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plastic waste caught in water hyacinth
水葫芦在湄南河上是入侵物种,会引起问题,堵塞河道,减少水中的氧气。它还会导致塑料垃圾囤积在一起,形成难看的垃圾漂浮带。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被塑料堵塞的运河

湄南河蜿蜒南下,穿过人口稠密的泰国中部,流向现代化的首都曼谷。一路上,人们经常把它当做是来者不拒的垃圾处理场。

和大城府一样,曼谷也是从一个建在运河上的定居点发展而来。这些运河分流了湄南河的河水,形成了便利的交通路线,如今它们仍是曼谷这个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1161条“空”(Khlong,泰语中对这些水道的称呼)两旁都是居民定居点,居住着超过2.35万户家庭,其中主要都是低收入家庭。这些运河很多都被塑料所堵塞。

西拉·利皮帕塔纳威特(Sira Leepipattanawit)是一位社区领导,从小就生活在曼谷艾河(Yai)边。

视频: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曼谷运河沿岸的社区大多没有通公路,因此很难获得市政服务。把垃圾直接扔到水里是一种古老的习惯。虽然现在这么做是违法的,可能会被罚款,但西拉解释说几乎不可能找出是谁扔的垃圾。房屋通常直接建在水上,居民“在没人看到的时候——比如晚上——打开窗户就能把垃圾袋扔到水里”,他说。

过去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处理家庭垃圾的方法,可过去的垃圾都是有机的。而现在,日常用品都用塑料包装——不仅在曼谷,泰国全国都这样。

person shredding jackfruit placed on banana leaves
湄南河发源地以南乌泰他尼府(Uthai Thani)的一个街头市场上,卖家将菠萝蜜摆在香蕉叶上。香蕉叶是泰国用来包裹食物的传统材料。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monk on river boat accepting parcel from man on dock
附近的河边,一位居民向僧侣布施,如此传统的做法现在也用上了一次性塑料袋。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stall in covered market
大城府的一个室内市场,这个摊位专门批发一次性塑料杯和餐盒。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food being scooped into plastic bag
许多泰国人每天吃的街头快餐现在几乎都用塑料打包。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overflowing outdoor bin
塑料袋和餐盒用完就会被丢弃,造成巨大的垃圾管理问题。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周一下午的曼谷艾河,游客乘坐长尾船游览风光,孩子们在漂浮着旧人字拖和聚苯乙烯碎片的河水中游泳。尽管如此,这里的水至少相对干净。城市另一边的叻抛河(Lat Phrao)则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河水状如焦油,整个区域笼罩在令人作呕的恶臭中。

“气味都是废水和这些垃圾散发出来的,”66岁的萨姆尼扬·邦鲁(Samnieng Bonlu)说,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叻抛。这条河污染严重是出了名的。叻抛河全长31公里,沿岸生活着7000多户低收入家庭,当初开挖是为了把城市的雨水引入湄南河。

man standing in front of piles of waste
长期住在叻抛河边的萨米尼扬·邦鲁看着这条河的污染一年比一年严重。“以前大家用的都是香蕉叶和金属饭盒…但现在全部是塑料的了”。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houses on polluted canal
居民把这条河道当成了方便的垃圾场。不清理的话,这些垃圾不是沉入河底,就是流入湄南河。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萨姆尼扬回忆说,这一片以前主要是稻田,但随着城市人口的扩张,这里成了到曼谷打工的农民工的主要落脚点。

“我看到生活方式变了,大家搬到这里,沿河的住房越来越多,塑料也用得更多,”萨姆尼扬说。

尝试清理

致力于垃圾回收的泰瑞环保公司(TerraCycle)发起了一个清理河流和水道沿岸塑料垃圾、防止其流入海洋的项目。该公司麾下的泰瑞环保全球基金会(TerraCycle Global Foundation)在2020年7月启动了叻抛河清理项目。现在,萨姆尼扬就在和这家基金会合作开展这项工作。

people scooping waste trapped on surface of water onto boat
2020年,泰瑞环保在叻抛河上放置了两个拦截垃圾的金属笼子,防止其流入湄南河。截获的垃圾更方便打捞。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severely litered water clogged with waste
过去两年间,该团队每天收集约一吨垃圾。“对我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垃圾的数量一直没有减少,”萨姆尼扬说。“这说明大家的观念没变。”。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people in boat collecting waste from man on balcony of canal house
然而,泰瑞环保在河上开展的工作正在提高公众的认识。许多河边居民现在会把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交给工作团队,而不是直接扔进水里。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man sitting on boat carrying baskets of plastic waste
泰瑞环保将收集到的垃圾带回自己的处理基地进行干燥和分类。他们尽可能多地回收塑料,并将其制成可重复使用的颗粒。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红树林和海洋生物

红树林生长在湄南河的最后一段,完全适应了那里河流与大海交汇处的咸水环境。在北榄府(Chao Phraya)的湄南河河口,生长在泥泞河水里的红树林被塑料覆盖,足以证明这条河承载了多少垃圾。

plastic bags caught in mangrove trees
湄南河河口,潮水正在退去,居民们在浑浊的河水中捉虾。可以看到他们周围红树林的枝丫上挂着很多塑料袋。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plastic waste among mangrove roots
北榄府的红树林中,盘结的树根和泥泞的土地截获了大量随河水而来的塑料垃圾。到这里,许多垃圾已经分解成了微塑料。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people pouring clear liquid onto pile of burning matter
许多地区垃圾管理服务不健全,意味着当地人经常通过焚烧来处理垃圾。这会释放有害健康的有毒烟雾。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monkey among branches
一只猴子看着人类入侵森林。北榄府的红树林里到处都是猴子。它们喜欢在涨潮时跳进水里。这些沿海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重要的碳储库。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没有红树林盘根错节的树根拦截,垃圾就会流入泰国湾。

河流是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的一个重要来源,曼谷朱拉隆功大学海洋科学系教授苏查那·差瓦尼奇(Suchana Chavanich)说。“我们估计大概有一百到两百万吨的塑料垃圾通过河流最终进入海洋,”她说。亚洲的情况尤其糟糕,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条河流”都在这里。

这对海洋生物产生了重大影响。动物不仅被垃圾缠住,还会把塑料袋等物品误认为食物。

2018年,泰国南部发现一头死去的巨头鲸,死因是吞下了80个塑料袋后无法进食。

苏查那解释说,像鲨鱼、海龟这样的动物是“控制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如果它们的数量下降,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生态系统的健康会受到影响。”

视频: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微塑料是个大问题

湄南河到达入海口的时候,河水携带的许多塑料垃圾已经分解成微塑料(直径小于5毫米的碎片),肉眼很难看见。

研究发现,微塑料阻碍气体交换,并释放有害化学物质,从而危害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它们还能进入水生食物链,更不用说我们的身体了。“科学家发现,我们吃东西、喝水、呼吸,都有可能摄入微塑料,”苏查那说。

people carrying plastic basket
这个位于红统府(Ang Thong)的养鱼场养的是红罗非鱼。它对面就是泰国唯一的一家粘胶剂工厂。水产养殖在湄南河上很常见,也是大大小小各种塑料污染的另一个来源。养鱼场用的塑料网和浮子经历风吹日晒,慢慢分解成微塑料释放到水里。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clothes hanging over water from balcony of riverside house
湄南河沿岸的许多居民用河水洗衣服。聚酯和尼龙等合成纤维在洗涤时会脱落微纤维,这种无处不在的微塑料甚至连废水处理都无法将它们清除。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fresh prawns on banana leaf
乌泰他尼府(Uthai Thani)市场上出售的新鲜河虾。湄南河当地一道十分受欢迎的菜肴便是炭烤河虾。最近对养殖河虾的抽样研究发现它们的肠道中含有大量微塑料。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threads on filter paper in small glass container held by gloved hands
苏查那·差瓦尼奇解释说,微塑料通常比这些碎片小得多。它们被动物无意间吞食,随后进入食物链——一些被排出来,一些则积聚在组织中。这种污染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理解。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甚至在人类血液中也发现了微塑料。微塑料对人类的影响仍是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建立因果关系也还需要时间。但已经有研究表明,食用含有微塑料的海鲜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防止塑料污染的路线图?

2019年,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Thai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发布了《塑料垃圾管理路线图(2018-2030)》Roadmap on Plastic Waste Management (2018-2030))。计划为各机构制定了减少塑料垃圾的目标,包括提议到2022年禁止四类一次性塑料:轻质塑料袋、聚苯乙烯食物容器、塑料杯和塑料吸管。然而新冠疫情影响了这些目标的实现,并且有报道称疫情还导致塑料的使用量增加。

person reaching into basket of waste
泰瑞环保曼谷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对叻抛运河上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挑选出可回收塑料。在垃圾进入海洋之前清除它们可以部分减少湄南河对海洋塑料污染的影响。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baskets of waste on ground
经过分拣的可回收塑料会打包压缩,送往回收设施,制成可用于制造椅子、瓶子等物品的塑料颗粒。回收塑料的质量会降低,因此在不添加新塑料的情况下只能重复使用几次,这意味着回收利用不是一个长期解决方案。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Waste being tossed into incinerator
无法回收的垃圾会就地焚烧,防止其被送往垃圾填埋场。尽管泰瑞环保做出了大胆的努力,但解决泰国的塑料问题需要的不仅是恰当的垃圾管理,首先还是要减少使用。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2021年,海洋与沿海资源部(Department of Marine and Coastal Resources)宣布与非营利组织“海洋清理”(The Ocean Cleanup)合作解决湄南河的塑料污染问题。项目包括部署一艘名为拦截者Interceptor )的驳船收集塑料垃圾,以及通过瓶子标签、在河流沿线的桥上安装摄像头等方式监控塑料垃圾的流动。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准确测量湄南河里有多少(塑料)垃圾,”苏查那说。“希望这些数据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管理非常有用。”

虽然泰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正努力改善河流和海洋塑料垃圾管理,但苏查那强调,最佳解决方案是从一开始就防止塑料进入水道。

child on river holding up plastic bottle
孩子在曼谷艾河上玩耍。社区领袖西拉·利皮帕塔纳威特与年轻人合作提高人们对塑料垃圾的认识,并帮助清理曼谷的水道。对他而言,孩子们带来了希望,未来将会不同。“没有人想要成长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他说。图片来源:Mailee Osten-Tan / 第三极

“塑料垃圾从河流进入海洋后…需要(长达)500到600年才能分解。所以你可以看到,塑料一旦入海,几乎就永远留在那里了,”苏查那说。

对曼谷艾河的西拉·利皮帕塔纳威特而言,“这是不仅仅是沿河社区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这是一个由人类引起的、所有生命都面临的问题。”

本文由第三极网站与中国环境论坛“扭转亚洲塑料垃圾浪潮”倡议合作完成。

封面插图:Neutron T. / 第三极

翻译: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