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64x64/fisheriesCreated with Sketch. 海洋

当海洋国家公园遇到超级工程,谁将胜出?

中国打通渤海湾的雄心再次浮出水面,但这与“生态优先”的海洋国家公园建设是否冲突?张春撰文分析。
中文
<p>蓬莱阁。图片来源:Xinhua / Alamy</p>

蓬莱阁。图片来源:Xinhua / Alamy

在靠近山东烟台蓬莱山的海面上,151个岛屿组成的长山群岛,南北向一字排开,分布在黄渤海分界线上。它们既是鱼类洄游的重要通道,又拥有保护完整的海岛生态,被纳入了中国海洋局研究人员提出的24个海洋国家公园优先选择区

不过,最近澎湃新闻报道,酝酿多年的渤海湾跨海通道工程已进入“关键节点”并已报发改委审批。这又给这一区域海洋生态保护的前景打上了问号。早在二十多年前,当地政府就计划借道长山群岛,建设渤海湾跨海通道,以连通烟台和大连,大幅度缩减两地交通距离。

在当前生态环境优先级在中国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尚未建立的海洋国家公园与筹划数十年的跨海工程,是否有共存的可能?

跨世纪超级工程

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位于出口处的烟台和大连相隔仅100多公里,但陆上交通要绕渤海一圈近1500公里才能到达。因此,联通两地的直接通道优势明显。若建成跨海通道,烟台和大连间陆路交通距离将从超过10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此外,它也将超越当前世界最长海底隧道——54公里的日本青函隧道,成为新的世界第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对澎湃新闻说,跨海通道还将可以把共计5400公里的渤海沿海的铁路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华东长三角经济圈连成整体,对促进多地经济文化交流意义重大。中科院院士陆大道也曾在公开会议中讲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可以改变中国整个运输格局 ……能够绕开天津枢纽和北京枢纽 ,缓解京山铁路、京沪铁路甚至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chinadialogue_image]
[/chinadialogue_image]

连接接渤海湾两端的想法,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据媒体报道,1992年烟台市时任副市长柳新华提出了跨海通道的建议,自此开启持续十余年的相关研究;2011年,随着国务院批复发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工作”,这一工程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2012年由国务院正式委托中国工程院进行前期研究。随后,在山东省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积极开展渤海海峡通道前期工作。

因为工程成本高、建设难度大、生态风险高等原因,该项目研究近27年尚未开工。这与已建成的日本青函隧道、英法海底隧道等前期研究时间相近。通道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够不够大、海峡的自然地质环境是否适合、备选建设方案等,都是前期研究重点。该项目选址靠近重要的地震断裂带,如何选择路线、设计施工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抗震能力是研究内容之一。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钧介绍,项目初步预算资金3000亿元,超过三峡工程的2000亿元造价,预计工期超过15年。不过有评论认为,此前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预算118亿,实际花费超200亿。在长达十数年的施工进程中,受通胀、利率等影响,工程实际造价大幅提高也有可能。

生态重地

正当“渤海湾通道”的构想在酝酿和研究之时,关于这片海域的另一种构想也逐渐浮出水面。

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习近平在“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来,生态保护在中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家公园制度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在这一阶段提速。该制度旨在扩大中国的生态保护面积、整合交叉重叠和多头管理的各类保护区。2015年,国务院批准在9个省份实施国家公园试点;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旨在推进国家公园的有序建设。

除了计划在陆地上建立起面积庞大的国家公园以保护物种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之外,在海中建立国家公园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依据《方案》提出的标准,原国家海洋局(现归入自然资源部)研究人员选出了24个适合建设国家公园的海域。烟台长岛县位列其中,保护目标包括:海岛生态、鱼类洄游通道、斑海豹栖息地,以及岛上的鸟类等。

长山群岛岛屿面积虽然只有56.8平方公里,比北京二环内面积都小,却已经设立有国家级的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和鸟类自然保护区——这里位于中国境内最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之一,途经的候鸟种类几乎占中国鸟类的四分之一。此外,这里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海豹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区。

鲁东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讲师王玉梅认为,渤海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应当重点关注对候鸟和斑海豹的影响。工程建设带来的海岛和海洋生态变化,会对这些物种造成什么影响,目前尚无明确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峰华等也撰文建议,需要“认真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相关的每一个问题……在没有把相关问题搞清楚之前,绝不可急功近利草率上马”。

工程风险

海底隧道建设可能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风险。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建设方案有两个:全隧道,或者桥隧结合:长山岛各岛之间建桥梁、岛屿到辽宁建隧道。不论是哪种方案,都需要在长山群岛的多个海岛上进行施工。前者需要在其中两个海岛开凿两口联通隧道的竖井,以辅助挖掘施工和保障运行安全;而后一方案在海岛之间建桥梁直接影响的海域和海岛面积更大。

“为修建通道而修筑的大型临时设施、临时房屋、开凿隧道、机械碾压和填压、施工人员践踏等都会对地表土搅动很大……”王玉梅在文章中分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此外她指出,渣土堆放、施工占地、挖掘中的噪音、灰尘、污水,以及运营阶段的车辆排放污染物等,都是施工前需要考量的环境风险。

虽然对工程可行性和必要性已有很多质疑,已故渤海海峡通道项目组组长王梦恕则明确向媒体透露工程是一定要开建的。目前在烟台和大连两地,均预留了通道出口建设用地。 

既要隧道,也要生态?

不过,目前尚无渤海湾通道和海洋国家公园的具体建设日程和细节的文件出台。

关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方案》虽明确提出了海洋国家公园概念,并要求 “研究提出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明确国家公园建设数量、规模“,但无论对陆地公园还是海洋公园,方案均未提到具体建设规划。

目前正在试点的十个陆地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进行验收。有分析认为,总结试点经验后,届时包括海洋国家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建设路线图可能会更加明确。

渤海湾通道工程要落实,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战略规划获得审批之后,区域地质水文等实地考察工作才会正式开始,工程的可行性和预算可行性研究也会相继展开,并最终要得到国务院拍板。开工前还需完成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现在,这两个项目都还缺少国家的一声发令枪。按照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王亚民教授的说法,只有正式文件批准,它们才可能真正进入建设进程。

在王亚民看来,两个项目都有必要,是否能共存还要看数据和评估。

“这个(渤海通道工程)要非常审慎对待,需要严肃正规的分析,也需要包括野生动植物等行业专家参与的论证。“他说,“环境和发展的冲突是老问题,发展是基调,环境保护是为可持续的发展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