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

《1986》播客:中国的过度捕捞史

可持续亚洲制作的系列播客节目《1986》第二集探讨了引发长江10年禁渔的危机。
中文

中国的过度捕捞史

过度捕捞已经成为困扰“鱼米之乡”的一个大问题。目前长江流域的鱼类种群数量不到上世纪50年代的5%,许多物种濒临灭绝。1986年通过的《渔业法》允许渔船私有化,而这正是造成这一现状的历史背景。捕捞设备的机械化以及渔业燃料补贴这项有害政策严重影响了鱼类种群。为了打破过度捕捞的恶性循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哪些措施?

欢迎您在微信,微博,推特,脸书上分享和评论我们的播客节目,更多信息请访问可持续发展亚洲

嘉宾

  • 曹玲, 上海交通大学
  • 王亚民,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
  • 约翰·弥米卡基斯, 美国环保协会
  • 周薇, 绿色和平中国

更多内容

播客

《1986》播客: 中国与全球鱼类现状

可持续发展亚洲新播客系列《1986》的第一集探讨渔业过度捕捞的问题。
播客

《1986》播客:中国庞大的水产养殖业

可持续亚洲制作的系列播客节目《1986》第三集探讨了鱼类养殖是否得不偿失。
播客

《1986》播客:中国沿海海域的海洋牧场

可持续亚洲制作的《1986》系列播客节目的第四集、也是最后一集提出问题,人造礁石能否帮助中国修复过度捕捞的海洋。

播客文稿

龙美诗:欢迎收听1986系列的第2集,我是龙美诗。我们将为您讲述中国如何在1986年改革开放期间通过《渔业法》,以及如何打破过度捕捞带来的恶性循环的故事。

回顾上一集的节目……

伊冯·萨多维:所以联合国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经历了很多讨论,才通过了《海洋法》……这项法律允许各国将其海岸线以外200海里的海域划为自己的领海。

约翰·弥米卡基思:中国领导人意识到过度捕捞是个问题……如今,中国高层领导人员正在推动改进渔业的可持续性管理。

龙美诗:1986年,中国通过了《渔业法》,允许渔船私有化。自此,中国的海洋渔业从木船进化至机械化拖网渔船,从集体化到商业捕捞的转变。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从2002年起,中国就一直是世界主要的水产品出口国。但是,中国渔业的成功也正日益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威胁。 

曹玲:中国将从2020年起在长江流域实施为期10年的全面禁捕。 

龙美诗:这位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曹玲,她为我们介绍了这个为了恢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而实施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禁渔计划。长江流域被视为中国淡水鱼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鱼类资源总量曾多达300多亿条,但现在,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这个数字已经减少到之前数量的5%以下。许多长江鱼类生存堪忧,有一些更是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在取得了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曹玲曾在斯坦福大学从事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她对中西方在某些情况下对待自然的不同看法有着独到的见解。

曹玲: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也是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但是,农业的象征意义已经不再仅限于农作物种植了。 

农业展现了中国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尽管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能够给社会带来不少益处,农业还是反映了中国更重视改造自然,而不是保护自然栖息地和野生物种的特质。然而,这些看法如今在中国正逐渐受到推崇。 

龙美诗:汉朝以来的两千多年里,捕鱼一直都是长江流域居民的主要生计来源。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被中国人称为“鱼米之乡”。但是随着1986年《渔业法》的出台和改革开放…… 

曹玲:198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渔船私有化和海产品市场化流通的五号文件。一年后,中国政府颁布了首部综合渔业法,为渔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制定了具体规则。然而,由于野生鱼类种群保护措施执行不力,中国开始逐渐面临过度捕捞带来的压力。

龙美诗: 1986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始意识到,沿海水域的鱼类并非取之不尽。 

王亚民:我叫王亚民。我是来自于山东大学海洋学院的,我们主要是做一些海洋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养护的一些研究,尤其是做一些渔业政策和海洋政策的研究多一点。我们大学也是中国做这个海洋研究比较早的大学。

中国的渔业发展应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高速发展的阶段,应该是从这个改革开放,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系列快速发展,然后渔船的数量增加非常快,然后产业也是发展得非常迅速,这属于高速的年代。

然后从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前后,这个阶段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因为这个经历了快速发展以后由于海洋的这个资源限制瓶颈,这时候渔业就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控制渔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这些渔业资源。比如说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开始了伏季休渔政策、然后包括一些网具的管理,比如说禁止底拖网的作业等等的措施,包括这个对渔船的数量进行控制 

龙美诗: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中国也开始使用 “拖网”这种更为高效的机械化捕鱼设备。所谓“拖网”就是将渔网置于海底或者水下特定深度拖行,所到之处将小鱼和其他生物“一网打尽”。 

王亚民:渔具管理的话这一方面操作难度大一点,所以这个措施不是特别多。

但底拖网作业很早就开始限制,现在各种拖网作业都被限制了。 

龙美诗:但是只限制拖网捕捞还不够,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王亚民:伏季休渔制度是九零年代开始实施的。一开始实施的时候,它的期限和它的这个区域都相对比较短,比较小。

伏季休渔一开始是在黄海和东海,包括渤海。最早是在三个海区实施伏季休渔,然后从这两年开始也在南海实施伏季休渔,因为南海的捕捞压力也很大。 

龙美诗:这差不多涵盖了中国所有海岸线。

王亚民:伏季休渔一般是从五月份到八月份。伏季休渔不是限定某些特殊的鱼类,而是整个海域都禁止渔船出海作业。这几个月期间,所有渔船都不准出去。

龙美诗:中国还试图通过“报废制度”来减少渔船数量,但向渔民提供渔业燃油补贴计划却让这项制度受阻。听起来有点复杂,我大概给大家解释一下。2006年,中国政府推出了覆盖所有农业领域的燃油补贴计划,渔民也能享受这项补贴。根据补贴计划,小型渔船每年能够得到5000美元的补贴,而1500千瓦的远洋拖底渔船每年获得的补贴则高达28万美元。

王亚民:原来出海打鱼的话,很多时候是打不到鱼,经常是要赔钱的。那么有这个补贴政策之后,这些渔民能拿一些钱,比如拿几十万,十几万,那么很多渔民就靠这个钱来养活他,他不一定要打鱼,他可以用这个钱来维持他的生活和生计。所以很多渔民拿这个钱来养家糊口。

龙美诗: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正在修订《渔业法》,但是却依旧没有取消渔民的燃油补贴。

约翰·弥米卡基思:中国高层领导人正在推动一系列改革。 

龙美诗:约翰·弥米卡基思是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海洋保护专员,同时也是中国渔业政策的专家顾问。

约翰·弥米卡基思: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扩大监管,这很关键,能够确保所有人包括政府、渔民和利益相关方遵守渔业法规。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推动削减国内渔业捕捞量,从13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他们应该已经意识到,中国自己的渔船现在的捕捞量是高于可持续水平的,所以才会开始削减渔业捕捞总量。

此外,他们还在努力减少作业渔船的总量。目前,中国作业渔船共有100万艘,而全球作业渔船总数是400万艘。也就是说,中国渔船数量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国家正开始减少作业渔船数量,同时削减船只功率总量。而后者就是为了遏制一些常见的规避监管的小把戏,比如有人会说,好,我削减了渔船总数,但是转头就去建造规格更大的船只。所以,中国政府通过控制渔船总数和总功率来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把这叫做“双控”,而且这些管控措施也越来越严格。

龙美诗:总的来看,通过这种新型“双控”措施对渔船进行监控还是有效的,但是我们在上一季的《800万》播客节目中也说到过,在中国,规划和落实并不总是一回事儿。 

周薇:负责在前线落实政策的都是地方政府官员。 

龙美诗 : 周薇是绿色和平组织的一位海洋项目负责人,曾先后在青岛和南京两地的大学进行过为期8年的环境科学研究,并积极投身中国海洋保护活动。

周薇:另外一个挑战在于整个渔业系统都被打破了。有时候,渔民根本就不用回到港口,他们可以把鱼卖给冷藏船,然后由冷藏船将鱼运到港口并卸载,整个交易活动都没有完整的记录,我们不知道这些鱼到底来自哪里,到底是合法捕捞还是非法捕捞的。 

龙美诗:据2014年中国新闻网报道,官方数据显示,浙江省共有2.2万艘合法渔船。但是,还有1.2万多艘渔船属于“黑户”,根本没有进行注册。 

周薇: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数据收集系统,这就给管理带来了挑战。假如每个渔民都编写捕鱼日志,并妥善存放在自己的船只上,而且如果这些日志都是电子的话,并且所有渔船都会回到同一个港口卸载渔获,他们便不能沿着海岸线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那么管理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这样我们就能够掌握更多的渔业数据。 

龙美诗:好消息是,至少浙江省正在收回渔业政策的控制权。约翰·弥米卡基思解释道…… 

约翰·弥米卡基思:浙江应该算是中国走在前列的省份之一。普遍认为浙江的渔业专家思路更为进步,也更有远见。他们总是在努力尝试改善浙江的渔业环境,现在他们感兴趣的是如何改进小区共享的捕鱼区域。

浙江政府会跟当地社区合作,但只允许此前拥有这片渔场使用权的民众在该水域进行捕鱼。这样一来,当地居民就有了保护地区渔场的动力,因为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就能因此获益,并且能够依靠政府帮助地方保护渔场免受外来侵扰。 

龙美诗:正如我们在本集开始时所说的,中国认为鱼是传统“鱼米之乡”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7%,但是耕地面积却仅占7%,所以鱼肉是中国人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气候变化和营养摄入的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牛羊肉等高碳排放高脂肪肉类,那么海鲜也就成为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约翰·弥米卡基思:我很认同目前利用科学来限定捕鱼总量的做法。我相信,中国能够强化监测并提高执法能力,采用世界其他地区已在施行的有效方法,并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而一旦开始采取行动,我认为中国肯定会认识到,可持续渔业管理其实才是最受益的渔业管理模式。

龙美诗:所以,中国希望通过修订1986年版《渔业法》,打破过度捕捞的恶性循环。像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地找到效果更佳的政策。但是,中国拥有120多亿美元的渔业产品贸易顺差,而国内水产养殖又造就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国内水产养殖也是导致中国沿海鱼类总量减少的罪魁祸首之一。敬请期待《1986》的第三集。

《1986 》系列播客节目由“可持续亚洲”和“中外对话”联合制作。

《1986》由龙美诗创作并编写脚本,中文版本由区玮恩制作。特别鸣谢林丽婷, 约翰·弥米卡基思和吉尔·巴克斯特。感谢卡森·朗和金赛·朗为节目提供的美术设计。引言和结语部分音乐所使用的乐器均由亚历山大·莫贝森利用回收废弃物改造制作而成。

最后也特别感谢本系列播客节目的中文配音孔宪晖、 陈彤、区玮恩、郑逸雯、郑阳和王宇阳, 谢谢大家收听。

 

翻译:Estelle